發布日期: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家綜合實力的穩步提升,中國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尤其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許多人更是聚焦中國,不時用“北京共識”“中國模式”等概念試圖對中國的發展作出解釋。
總體來看,人們對中國的發展模式和制度優勢有較濃厚的興趣。在諸多討論中,規模優勢、后發優勢、體制優勢一般被認為是“中國特色”的發展優勢。有觀點進而認為,中國在平衡程序、能力和結果幾個要素以及引導社會追求最佳公共政策上具有明顯優勢。
確實,中國在制度方面有著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就國家治理來看,作為共產黨執政的國家,實行一黨領導多黨合作的國家治理體制;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政治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采用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根據中央—省—市—縣—鄉五級行政層級實行分級治理。總體考察,中國制度具有強有力的政黨組織領導和動員系統、高效的政府執行系統、高度集中的中央協調系統。這樣的制度安排在集聚力量、發揮國家整體效應、促進政府積極作為、實現國家集體意志等方面具有明顯功效。
集中性。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言,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明顯優越性是“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能辦大事,也辦了好多別人辦不了的大事,這是世所公認的。對于一個發展中國家來說,“集中力量辦大事”是必要的;而中國的制度安排,有助于各級黨政部門順利推行施政計劃。
效率性。追求發展的高效性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顯得尤為重要。中國的制度安排使政府在決策與執行的高效性上具有顯著優勢。這一優勢已在中國實現經濟起飛的過程中充分顯現出來。
協調性。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發展不均衡的難題,促進國家發展的“均等化”“一體化”是一個重要任務。中國的制度安排在協調區域差距,實現區域發展平衡,克服城鄉差距、行業差距、貧富差距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這樣的優勢有諸多表現,比如區域協調過程中的“對口支援”等。
連續性。現代化的國家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這就要求在制度安排上凸顯“連續性”,即在國家制度設計中保持執政黨、執政團隊、施政方針和政策的連續性。在保持國家正確發展方向的前提下,我國的治理方式對于貫徹國家意志、保持國家建設的一貫性具有明顯優勢。
在國際學術討論中,人們經常從治理效果的角度對不同國家進行比較,提出“失敗國家”和“正常國家”的概念。所謂“失敗國家”,是指一些應對自然災害、戰爭、經濟衰退、內部沖突、社會動蕩等問題不力的國家,其表現是政府無能,國家治理無效,更為嚴重的是族群械斗、國家解體。從總體上看,中國的制度安排不僅能成功避免這些風險,而且對現代化穩步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經過60多年的發展,尤其是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今天,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有兩方面的情況需要充分認識:一方面,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的巨大變化為國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基礎和資源;另一方面,當初的制度框架和特點又必然構成當今制度變革“路徑依賴”的重要條件。我們所要進行的制度改革,必然是增加和擴大我們的優勢和特點,而不是削弱和縮小我們的優勢和特點。